鎮靜麻醉是什麼?
「兒童鎮靜麻醉」是一種兒童在接受治療或手術時使用的麻醉方法,由專業鎮靜麻醉醫療團隊操作並全程監控,透過使用適當劑量的鎮靜藥物,使兒童在淺層睡眠下接受治療。這樣的狀態使得兒童在治療過程中不會感受到疼痛,同時保持自主呼吸,不需要侵入性的呼吸輔助。
由於處於睡眠狀態不會記得手術過程,因此能有效幫助兒童克服看牙恐懼,並提升療程品質完成多項治療,是提升看診意願的有效方式!
「兒童鎮靜麻醉」是一種兒童在接受治療或手術時使用的麻醉方法,由專業鎮靜麻醉醫療團隊操作並全程監控,透過使用適當劑量的鎮靜藥物,使兒童在淺層睡眠下接受治療。這樣的狀態使得兒童在治療過程中不會感受到疼痛,同時保持自主呼吸,不需要侵入性的呼吸輔助。
由於處於睡眠狀態不會記得手術過程,因此能有效幫助兒童克服看牙恐懼,並提升療程品質完成多項治療,是提升看診意願的有效方式!
(與傳統全身麻醉不同,使用藥物較少,風險也相對較低。)
1. 減緩兒童看牙恐懼:有些孩童在面對醫療環境或治療感到恐懼不安,鎮靜麻醉使孩童處於睡眠狀態,不會記得手術過程,因此可以有效緩解孩童的焦慮,使看診變得輕鬆又舒適。
2. 避免兒童治療時因躁動受傷:當孩童害怕看牙,在接受檢查時會躁動或哭鬧,無法透過行為誘導或溝通配合治療時,可透過鎮靜麻醉來避免因哭鬧、手腳揮動遭到尖銳器械誤傷狀況。
3. 一次處理多項口內治療:兒童鎮靜麻醉可以一次性解決多顆或是全口的治療,適合療程複雜、需要長時間的孩童,或是忙碌、無法多次帶孩童看診的家長。
4. 治療時無需插管:鎮靜麻醉是透過注射點滴給藥,有別於開刀房的全身麻醉,無需插管,全程可以保持自主呼吸。
5. 治療後快速清醒:在鎮靜麻醉治療後可以很快的恢復清醒,療程後不會喉嚨痛,也較少會出現噁心嘔吐等情況,對孩童來說就像睡一覺醒來全口都治療好了。
Step3、點滴施打前:
在孩童手腳敷上低敏感性的局部麻藥,可降低施打點滴的疼痛感。
Step4、等待藥效作用:
會先使用口服鎮靜藥水,經過10-20分鐘便開始處於「茫茫」狀態,進行點滴施打過程不讓孩童有感覺或記憶,直到進入睡眠狀態。
Step5、施打口內麻醉:
即使是在睡眠的狀態下,在進行牙齒治療前牙科醫師仍會施打口腔內之局部麻藥。
Step6、進行牙齒治療:
鎮靜麻醉使用的設備、監測設備與安全設備,規格等同醫學中心開刀房的全身麻醉,來監測呼吸、心跳、血氧、血壓等生理跡象。
Step7、休息並等待清醒:
由於藥物代謝非常迅速,孩童會在5-10分鐘甦醒,再與家長進行術後衛教和注意事項說明。
Step8、術後衛教:
全口治療完並等待清醒後進行相關衛教:包含鎮靜後飲食衛教、鎮靜後發燒衛教、返家注意事項等,於鎮靜的隔天仍持續追蹤孩童的情況。
1. 懼怕看牙的兒童:有些孩童可能會對牙科的治療感到恐懼,無法配合完成治療,甚至影響到治療的進行,兒童鎮靜麻醉可以幫助他們緩解情緒。
2. 容易躁動的兒童:若要在治療中為了避免孩童哭鬧或躁動,影響治療的品質或造成孩童受傷,可透過兒童鎮靜麻醉使得治療更順利。
3. 多顆牙齒需治療:若孩童有多顆牙齒嚴重蛀牙需長時間進行,透過兒童鎮靜麻醉進入睡眠狀態,不會聽到令人害怕鑽牙尖銳聲和其他噪音干擾,即可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進行多顆牙齒治療。
4. 複雜的治療:適合需要進行複雜或長時間治療的孩童,可一次進行3小時的治療,多數的情況能在一次鎮靜麻醉中就完成拔牙、補牙、做牙套等全口治療,減少孩童及家長需要往返診所的次數。
滿足上述情況下,也並非所有孩童都適合兒童鎮靜麻醉,所以在兒童鎮靜麻醉之前,醫療人員會對孩童進行詳細的評估,例如:身體狀況、藥物過敏、疾病史或特殊疾病,確保這種麻醉方式對孩童來說是安全合適的前提下,才會進行兒童鎮靜麻醉治療。
1. 鎮靜麻醉療程後短時間甦醒:由於藥物代謝非常迅速,孩童會在5到10分鐘甦醒,觀察約30分鐘到1小時無不適感即可離開兒童牙科診所。
2. 鎮靜後須避免吸咬嘴唇:病患手術後嘴唇會麻,需要照顧,藥作用時間約2-4小時會慢慢退去,孩童需避免患者吸咬嘴唇,以免造成病患嘴唇咬破以及腫脹。
3. 當天如有不適可服用止痛藥:儘管鎮靜麻醉在手術過程中可以完全阻斷疼痛,但麻醉效果消退後,手術部位的刺激或創傷可能會導致疼痛出現,醫生會建議使用適合的止痛藥,但需遵照醫囑服用。
4. 當天如有發燒須遵照醫囑服藥:由於兒童鎮靜麻醉的治療時間以及範圍較大,孩童在當天治療完返家後可能會有發燒的情形,大部份都會在一天緩解,需服用兒童牙科診所開立給孩童的退燒藥以及消炎藥,緩解症狀。